《玄奘三藏 fate玄奘三藏
《京都千年物语》(Cosmology of Kyoto,又译《京都宇宙学》)是一部于 1993 年问世的第一人称恐怖寻觅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穿梭一片诡异瘆人但同时又颇具教学意义的地带。它以令人不安的方法描绘了人世间的苦难,而这也让它成为了一部「邪典」作品。
就连一给看游戏不顺眼的罗杰·埃伯特(著名影评人、普利策奖得主,曾发表「游戏永远成不了艺术」等言论)也对这个游戏赞不绝口。可惜的是,这一个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游戏,而销量惨淡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也许有续作。至少,这是许多人一直以来的想法,然而 ……
《京都千年物语》
在 2024 年,日本雅虎的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一张名为《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的游戏光盘。在经过竞拍之后,这张游戏最终以大约 300 美元的价格售出,买家身份不明。虽然花了几百美元竞拍,但买家并没有公开同享任何关于此事的信息。一位名叫 Mark Buckner 的键盘侠注意到了这次交易,并在和其他《京都千年物语》爱慕者们讨论时谈到了此事。
《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
虽然铁杆粉丝们一直猜测《京都千年物语》开发组思考过推出续作,但一直缺乏确凿的证据。仅有的线索是《京都千年物语》的两位制作者(大西宏志和森公一)在个人简历中提到了一款续作。
除了这些之后,粉丝们还在 1999 年的一场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的相关网页上发现了续作的痕迹。虽然《京都千年物语》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它基于 10 世纪的日本历史,还在游戏中内置了百科全书,是一部很有教学意义的作品。因此如果有续作的话,它会出现在博物馆的展览中似乎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务。
虽然留下了一些草蛇灰线,但没有人能够确定这款续作最终有没有发行,或者开发到了啥子程度。在游戏研究者 Bruno de Figueiredo 听说这次拍卖后,他开始想方设法联系买家。他希望对方能够将游戏上传到互联网上,毕竟在那个时刻点,全全球都没多少人见过这个游戏,甚至连它的存在本身也遭到质疑。但如果它确实存在,那么它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前作的粉丝们也会特别期待玩到这款续作。
然而说服收藏家同享一款稀有的游戏绝非易事。如果壹个游戏被广泛传播,它就不再具有稀缺性。反之,如果居为奇货,就能保证它依然有着「珍稀藏品」的光环,不仅可以避免贬值,更可以等待升值。
不过并不是全部收藏家都把藏品视为纯粹的商品。收藏一份具有文化意义的游戏,也有也许是出于希望将游戏传给后世的想法,尤其是在游戏没有开封的情况下。除了这些之后,将一款不是由自己开发的游戏上传到网络上,也也许存在法律风险。
这一次,游戏光盘的拥有者并未同意将戏本身上传到互联网。但他答应在 YouTube 上传 1 小时的游戏录像。
这款游戏名为《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虽然它并没有明着说自己是《京都千年物语》的续作,但其美术风格、历史题材、有些瘆人的气氛,都和《京都千年物语》特别相似。于是粉丝们将其视为一部灵魂续作。《京都千年物语》当年在开发时也曾得到过日本博物馆的协助。
对一些人来说,这段录像足以满足他们对续作的好奇。虽然不能亲手操作,但录像足以让大众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游戏尝试有个基本的了解。但也有一些人感到很生气:这位收藏者难道看不出这款游戏的重要性吗?
YouTube 上的一名点评者写道:「这是一件特别具有文化意义的艺术品,但它却无法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无法被其他人欣赏,对此我感到极为厌恶。你应该感到羞愧。」
虽然已经撞了南墙,但 Bruno de Figueiredo 并没有言败对《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的追寻。在 2025 年,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这位日本冷门游戏专家最近在社交平台 X 上公布,在「经过多年的请求」之后,那位收藏家终于同意将游戏同享给整个互联网。之后 Figueiredo 将可以游玩的 ISO 文件上传到了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并在 YouTube 上传了 3 小时的通关录像。这款曾经被视为失传之物的游戏终于重见天日。
Figueiredo 没有接受大家的采访请求。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强调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他表示:
「这段影像资料的重要性不要忽视。我很高兴能够为解开这个三十年的谜团献上绵薄之力,我难以抑制我的激动之情,就在一年之前,我对这个游戏的了解甚至无法写满一句话,而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足够写出一篇长文的资料。」
Figueiredo 将《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称为史上最稀有的游戏其中一个,而这种说法也并不夸大,由于就目前的信息来看,这部游戏似乎确实只有一份副本流传到了现在。不过「价格」和「稀有度」都是具有流动性的概念,最终都取决于受众买不买账。
和此同时,由于游戏业长期忽视对历史的保护,《玄奘三藏 求法之旅》这种险些失传的情况其实屡见不鲜。如果一款具有历史价格、受到爱慕者重视的游戏都无法得到妥善保存,那么寻常的游戏就更有失传的危险了。也正是这种草率导致了《小猪的大游戏》(Piglet's Big Game)那样一款二十年前发行的、口碑很一般的游戏,突然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了几百美元:由于当年的大众觉得这款游戏不值得专门保存,它变得极为稀有。
「在 PC 游戏领域有很多极为稀有(甚至已经彻底失传)的游戏,这是由于和主机游戏不同,发行 PC 游戏不需要得到主机厂商的首肯,而且不需要达到特定的最低生产数量,」电子游戏历史基金会创始人 Frank Cifaldi 告知大家。电子游戏历史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保存游戏、保护游戏历史的非盈利组织。Cifaldi 指出,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有很多游戏是由开发者自行出版发行,它们普遍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很容易陷入只剩下孤本的境地。
Cifaldi 表示:「我推测,那个年代的日本还有很多同样稀有的游戏和多媒体作品,但大家没有听说过它们,由于它们在西方不具有历史意义。我敢打赌,如果你去看一下『日本游戏保护协会』的藏品,你会在那里发现几十款 80 年代微型计算机游戏的孤本。」